查看原文
其他

张鸣:最讨厌洋人的群体



“最恨洋人的人,其实最怕洋人,这可真没辙了。”



最讨厌洋人的群体
文:张鸣

晚清最讨厌洋人的群体,就是八旗人。

北京的禁卫军神机营、前锋营、火器营、健锐营,宫廷的护军,在痛恨洋人方面,更是拔了头筹。这么多年跟洋人打仗,无论对付的是西洋还是东洋,八旗兵好像都没怎么上过阵。

往好了说,是因为他们比较金贵,轻易不能用,往坏了说,就是没有用,上不了阵。不用上阵打仗的军人,口气大,好言战,这是规律。八旗也是这样,在家门口说起打洋人,头头是道,好像只要皇帝用了他们,就可以灭此朝食似的。

当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,这些豪气冲天的军人,都蔫了。

虽然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莽撞,但人家毕竟敢跟洋人对阵,这些八旗老爷,则躲得连个影儿都没有。后来说,人家都去保卫皇帝去了,护着皇帝,一溜烟到了热河。

甲午年,朝廷跟日本人开战,战局不妙,东洋人打到了山海关,眼看就逼近北京了。朝廷见淮军不中用,把残存的湘军让吴大徵率领,顶了上去,眼睁睁看着,好像更是不中用。没办法,这回看家的八旗,也得上了。

于是禁卫军出动了,不然的话,眼看就没人了。禁卫军中,神机营是装备最好,待遇最佳的,晚清一度归西太后的妹夫醇亲王奕譞统领。

八旗人有个说法,鬼使神差最肥。鬼使指的是总理衙门的差事,而神差则是进神机营公干。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从来打仗,都没神机营的事儿,这回军情紧急,神机营也得动动了。


别看神机营的老爷平时吹牛,气壮如牛,但真要出动了,则吓得要死。想尽办法请假,请不下来,就雇人顶替。

神机营平时吃香的喝辣的,大兵提笼架鸟,听戏逛窑子,当官的更是如此。训练谈不上,管理也是一塌糊涂。大兵雇人顶替,当官的也管不了。

结果出京之后,人们发现堂堂神机营的兵丁,老的老,小的小,老的走不动道,小的抗不起枪。而且衣衫褴褛,走两步,歇一歇,根本不想动弹。

幸好,神机营还没走到山海关,这边要议和,暂时停战了,接着马关条约签订,割地赔款,神机营也就不用打仗了。不然,这样的豆腐渣上去,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呢?

庚子年跟洋人闹翻,对开战最积极的端郡王载漪,用上三旗最精锐的八旗兵,组织了一支神虎营,取神能降鬼,虎能吃羊(跟洋谐音)之意。没有学义和团用大刀,还是装备了洋枪洋炮。

然而,这支神虎营,还没有跟八国联军对阵,仅仅用来攻打西什库教堂,就被证明根本没有用。每每躲在义和团后面,指望义和团发挥神勇,光着膀子冲锋。结果,将近两个月,一个区区教堂就是打不下来。


八旗的护军,是宫廷最后一道防卫力量了,平时根本用不着他们。

但是,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,西太后和光绪化装逃跑,这就用得着护军了,可是,这千把人的护军,屁用都没有。

乱兵抢劫,都抢到了老佛爷眼前,他们都不敢制止。八国联军幸亏没追上来,追上来了,老佛爷肯定做俘虏。直到甘肃藩司岑春煊带了两千多人赶来勤王,西太后才松了一口气。

最恨洋人的人,其实最怕洋人,这可真没辙了。


张鸣老师总能用轻松幽默的语言,揭露历史的荒诞,能让人在捧腹之余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。但他的书却很难出版,他自己也说:“已经有好几年了,我的书一本也出不了,新书不能出,再版没有戏,到了版署,就泥牛入海。连已经出的书,各个出版社也不敢加印。”

 

这次,他索性写起了小说。小说不但故事性更强,人物风格更加饱满,读起来也更加生动有趣,不知不觉就把读者带入了历史之中。读之仿佛瞬间回到了那段沧桑岁月,读书快乐之余,亦见历史之真。


为此,先知书店力推荐张鸣最新小说《袍哥旧事》签名版,以及王笛作品《袍哥》。


读这两部作品,既能关注宏大叙事,又能了解微观历史。在任何历史时期,普通人都是绝大多数,大历史很重要,但它不是历史的全部。这套数更多讲述底层小人物的历史故事,让我们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完整。


易中天:“张鸣的文章是我一向喜欢的——有思想,有见地,有学问,无官腔,十分好读。”


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,一键收藏。(先知书店所售图书均由京东物流从北京仓库直发)


▍延伸阅读

张鸣:以史为鉴是句美丽的空话

张鸣:跪,与士之尊严

张鸣:奴才的创造性

张鸣:特权的庄稼

他的出现,弥补了中国文化中最缺失的一环

他从不回避中国切实问题,总以真知灼见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

他以一己之力,捍卫了文化的尊严

钱穆:传统政治的四大流弊

他以笔为警钟,敲醒一代国人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